下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
| 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
| D.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
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
|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
| C.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
| D.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
下图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
| B.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 |
|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
| 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 |
下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 B.若②存在于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
|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
|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 B.只有35S |
|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 D.只有32P |
夏季晴朗的中午,某些植物因为蒸腾过于强烈而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这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此时这些植物叶肉细胞内C3、C5、[H]、ATP的含量短期变化分别是()
| A.降低、升高、升高、升高 | B.升高、降低、降低、降低 |
| C.降低、升高、降低、降低 | D.升高、降低、升高、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