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学习电化学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有关该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上电键后,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甲池移动 |
B.合上电键后,丙池为电镀银的电镀池 |
C.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丙池中溶液的pH增大 |
D.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当丙池中生成标准状况下560 mL气体时,丁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 g固体 |
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Cl > Br,故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l 2 + 2Br - =Br 2 + 2Cl - |
B.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 |
C.非金属性S>33As ,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
D.非金属性O>N,故O 2与H2化合比N2更容易 |
已知:H2(g) + F2(g) = 2HF(g) ΔH=−270 kJ/mol[表示1 mol H2(g)与1 mol F2(g)化合生成2 mol HF(g)放出270 kJ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
B.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
C.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
D.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2B(g) 3C(g)+ D(s),下列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
D.单位时间内每生成0.5mol B的同时生成0.25mol D |
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是通过燃烧方式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
B.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正极 |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电池 |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
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A |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验证SO2的还原性 |
B |
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 |
验证Cl非金属性比I强 |
C |
在相同温度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D |
利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检测AlCl3溶液的导电性 |
证明AlCl3是离子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