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②⑥⑨ | C.②⑥⑨⑩ | D.③⑤⑥⑦⑧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左边烧杯中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还原性:Al>Mg>Cu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C |
试管中白色固体先变淡黄色,后变为黄色 |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
B.甲烷、氨和水都是由极性键结合而成的极性分子 |
C.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原子晶体低,比分子晶体高 |
D.H2O的沸点比H2S高,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
下列各种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2-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SCN-、Cl-、K+ |
C.pH=7的溶液中:NH4+、Al3+、SO42-、CO32- |
D.c(OH-)=1×10-13 mol/L的溶液中:K+、Fe2+、Cl-、NO3- |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pH=6的溶液 |
B.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
C.遇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
D.c(H+)>c(OH-)的溶液 |
已知充分燃烧amol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 CO2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 4CO2(g)+2H2O(l)△H=–2bkJ/mol |
B.2C2H2(g)+5O2(g)═ 4CO2(g)+2H2O(l)△H=–4bkJ/mol |
C.C2H2(g)+ ![]() |
D.2C2H2(g)+5O2(g)═ 4CO2(g)+2H2O(l)△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