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历史上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所陈述的史实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天演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上述思想主张开启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里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 分析图片,回答问题:
(3)上面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它为哪一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四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的讲话
(4)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次讲话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你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能得出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和国家走向富强的启示吗?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
请回答:
(1)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秋战国时期,给后世留下很多有趣的成语典故。根据下面的叙述或图片,说出成语。
(1)齐桓公带兵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迷了路,管仲提出建议让一匹老马走在前面,果然找到了路。
成语是。
(2)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带兵进攻赵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齐将孙膑为解赵国之围,带兵去进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不得不带兵回援,在途中,又中了齐军的埋伏。赵国之围被解。
成语是。
(3)根据下图,猜一猜描写的成语典故。
成语是。
(4)战国时期,展开了合纵与连横的斗争。有些小国,为了自身利益,时而加入合纵,时而加入连横,反复无常。
成语是。
(5)吴国打败越国后,吴王夫差强迫越王勾践和夫人为其驾车养马,打扫宫室,忍受各种屈辱。三年以后,他们才被遣送回国。勾践立志雪耻,在室内悬挂苦胆,出入都要舔尝,还自问:“你忘了亡国之耻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
成语是。
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请回答:
(1)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2)管仲是如何辅助齐桓公治理齐国的?
(3)“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下面是古人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不同评价,读完后,请你谈谈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看法。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朝)胡曾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唐朝)汪遵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清朝)杨鸾
当其兴大段,天下皆痍藏疮。……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朝)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