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时一些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 化学式 |
Zn(OH)2 |
ZnS |
AgCl |
Ag2S |
MgCO3 |
Mg(OH)2 |
| 溶度积 |
5×10-17 |
2.5×10-22 |
1.8×10-10 |
6.3×10-50 |
6.8×10-6 |
1.8×10-11 |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2AgCl+Na2S=2NaCl+Ag2S
B.MgCO3+H2O△,Mg(OH)2+CO2↑
C.ZnS+2H2O=Zn(OH)2+H2S↑
D.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在测定卤素互化物BrF3(液态)电导时,发现20℃时导电性很强,说明该化合物在液态时发生了电离,存在阴、阳离子。其它众多实验证实,存在一系列有明显离子化合物倾向的盐类,如:KBrF4、(BrF2)2SnF6等。由此推断液态BrF3电离时的阴、阳离子的组成最合理的是
| A.Br3+和F— | B.BrF2+和BrF4— | C.BrF2—和F— | D.BrF52—和BrF2+ |
现有钠、镁、铝各1mol,分别与100mL 5.0mol/L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同温、同
压下的H2体积关系正确的是
| A.产生H2体积相等 | B.铝产生H2最多,钠产生H2最少 |
| C.钠产生H2最多,铝产生H2最少 | D.钠产生H2最多,镁、铝产生H2相等 |
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浓H2SO4和浓盐酸混合可制HCl气体,是利用了浓H2SO4的强酸性 |
| B.SO2使溴水褪色,是利用了SO2的漂白性 |
| C.将SO2、SO3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出现浑浊,是因为有BaSO4生成 |
| D.反应“CuSO4+H2S = CuS↓+H2SO4”能进行,是利用了较强酸制较弱酸的原理 |
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
| B.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制取金属钠 |
| C.SO2氧化为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
| D.用98.3%的浓H2SO4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完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和 的质量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
B. 和 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
| C.Na和K属于I A族元素,Na的金属性比K强 |
| D.Cl和Br属于VII A族元素,两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