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g)+2H2(g)CH3OH(g) ΔH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Ⅰ”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
250 ℃ |
300 ℃ |
350 ℃ |
K |
2.041 |
0.270 |
0.012 |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1 275.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1
③H2O(g)===H2O(l) ΔH3=-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生铁比纯铁更易生锈 |
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
C.银质奖章久置后易表面变暗 |
D.海轮上一般会在吃水线下绑定一定量的锌块 |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 |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
C.NaHCO3转化为Na2CO3 | 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混合气体,可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已知该电池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
B.正极反应式为:2CO+2CO32--4e-=4CO2 |
C.负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
D.该电池工作过程中需不断补充CO和O2,而CO2可循环利用 |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Fe3+ +Cu=== 2Fe2+ + Cu2+,能实现该反应的为( )
A |
B |
C |
D |
|
正极材料 |
Cu |
石墨 |
Fe |
Ag |
负极材料 |
Fe |
Cu |
Cu |
Cu |
电解质液 |
CuSO4 |
Fe2(SO4)3 |
FeCl3 |
Ag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