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它 ( )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 |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
下面是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戴眼镜的章鱼帽子上的字样是“华尔街”,章鱼触足上吸盘有“$”标志,漫画主题为“华尔街的援助,卢森堡,希腊,法国,比利时,英国,丹麦”。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 A.此漫画中的援助发生在二战期间 |
| B.漫画主要揭露了此援助的经济目的 |
| C.漫画作者对此援助的认识有失偏颇 |
| D.美国通过此援助与6国结成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 |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 )
|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
|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
|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
|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
如右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
| B.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 |
| 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
| D.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
欧洲有位学者在其作品《论人的美德与尊严》中以《圣经·旧约全书》的内容为依据而宣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该学者属于( )
| A.古希腊先哲 |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 |
| C.宗教改革家 | D.浪漫主义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