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
B.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
C.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
D.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 B.f与f | C.E与E | D.Y与y |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
C.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 D.豌豆是雌雄同株的植物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
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
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是单倍体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
A.④⑤⑦⑧ | B.①④⑤⑥ | C.①②③⑥ | D.①④⑤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