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__和________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某二倍体植物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已知紫花对白花为显性,且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有人设计了两种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组合①的紫花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在所得到的F2紫花植株中,纯合植株数量约为______株。
(3)组合②的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进行测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三角梅因花期长、花色艳丽在西昌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为研究盐胁迫对三角梅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外源NaCl浓度下盆栽三角梅,于上午9:00-10: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叶绿素含量及胞间CO2浓度的测定,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上。
(2)吸收的CO2被固定成__________。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固定量,原因是有氧呼吸第______阶段产生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
(3)从图1可知,当NaCl浓度超过_________mmol/L时净光合速率开始显著下降,从图2和图3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在盐胁迫下色素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酶对叶绿素b的降解所致,对其它色素含量影响较小。用纸层析法分离 NaCl浓度200mmol/L下的叶片中色素,与正常叶片相比差异最大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结构示意图,细胞可产生并释放物质A,物质A可以与某物质B特异性结合。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某物质B为抗原,物质A为___________。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它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与物质A合成、运输、释放直接相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
(2)若物质A为神经递质,则物质B是_____________,物质A释放过程对载体和能量的需求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物质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物质B位于__________细胞上。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回答: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Ⅴ-2带有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甲病的致病基因控制性性状,为了确定甲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
根据电泳结果(电泳带代表基因种类),可判断出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4)请根据以上分析:
①Ⅲ-2的基因型为。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生出一个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②若V-3与d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d基因的概率为。
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基因组文库。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___________的切割,B过程是_________。
(3)为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可用__________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___________,其组成必须有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