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出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对该病的研究发现:病原体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用RNA水解酶处理后失去感染性;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危害性很大;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病原体含有的元素中一定有N和P | 
| B.该病原体的细胞壁不能被纤维素酶水解 | 
| C.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干扰素可使病原体凝集 | 
| D.该病原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 
有的人吃了某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 
|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 |
|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 
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生理依次属于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 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
|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 
|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 
| B.叶绿体利用光能分解水的反应发生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 
|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入淋巴细胞,使其大量死亡 | 
| D.用15N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鼠,则在其尿液中可检测到含15N的尿素 | 
右图表示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NADPH和ATP的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虚线构成的图形代表了微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 
| B.在光合作用全过程中都不需要钾元素参与 | 
| C.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储存在ATP中 | 
| D.叶绿体基粒上的色素都能吸收光能,而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只是在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 
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密闭小室(容积为1L)中的CO2浓度变化。在两个密闭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10cm2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进行测量,根据结果绘制草图如右,据此推测
| A.甲植物可能属于C4植物 | 
| B.乙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内有正常叶绿体 | 
| C.乙植物更适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生存 | 
| D.甲植物叶片具有两圈维管树鞘细胞围成的花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