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为雌果蝇的一个体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5、6、7、8分别表示染色体,A、a、B、b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配子________种,产生上述配子的过程中基因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假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长翅)对a(残翅)为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B(红眼)对b(白眼)为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
(3)果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常常发生染色体不分开的现象,因此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并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受精卵中异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方式 |
表现型 |
XXX |
胚胎期致死 |
Y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 |
胚胎期致死 |
XXY |
表现为雌性可育 |
XYY |
表现为雄性可育 |
XO(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
表现为雄性不育 |
①若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分析出现异常受精卵XO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出表现型为雌性可育的果蝇(XXY)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坐标曲线图,并标明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和有丝分裂各时期。
小鼠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弯曲尾(B)对正常尾(b)显性。遗传学家针对小鼠的尾形进行了相应的遗传实验
实验一:
父本 |
母本 |
子一代 |
弯曲尾 |
正常尾 |
弯曲尾(♀)∶正常尾(♂)=1∶1 |
实验二:
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子一代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
(说明:①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不表达,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②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请回答:
(1)控制小鼠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培育该转基因小鼠,需运用____________技术将含有外源DNA的体细胞核与_____________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经胚胎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移植到___________(填“已配种”或“未配种”)的代孕雌鼠的输卵管或子宫角。
(3)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见下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1:1:1,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
④若子代_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请用遗传图解表示,B基因被插入破坏后,用E基因表示)。
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
一、实验分组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 1mL 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 1mL DNA复制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_______________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适宜条件下培养
三、定期取样,检测结果
四、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请回答:
(1)补充D组处理:。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对结果的检测可选用比浊计和血球计数板两种仪器进行,两种检测结果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DNA复制抑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大蒜素是通过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抑制癌细胞增多的效应。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细胞数变化情况。
为研究NaCl和光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者利用三角叶滨藜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图1中高浓度NaCl处理后,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通过_______失水,引起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____,影响碳反应,光合速率下降。在处理后的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_________。
(2)图2中在NaCl溶液处理前后,丙组光合速率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一段时间,甲乙两组的光合速率基本相同,是由于__________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甲组的光饱和点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变小”)。
(3)据实验结果分析,在________(“强”或“弱”)光照下,植物对NaCl的耐受性更强。
玉米植株的紧凑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与平展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同样栽培条件下,紧凑株型产量比平展株型高20%左右,但均不耐盐。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杂交,F1为紧凑株型,F1自交子代有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请回答:
(1)在杂交过程时,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是。
(2)紧凑型基因转录过程需要酶,转录产物的加工场所是。
(3)为了快速培育耐盐的紧凑型玉米植株,育种工作者通过如下过程进行培育。
用射线照射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在高浓度NaCl培养基中,仅有个别胚状体能顺利发育成幼苗,说明这部分幼苗的细胞核中出现。获得的幼苗还需经过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4)为确定荻得的某株耐盐植株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耐盐是性状。进一步研究确定耐盐等位基因(A、a)与株型等位基因(B、b)是独立遗传的,请用遗传图解推测F1测交后代情况。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确定X、Y两种抑癌药物的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并回答问题。实验主要用品:悬浮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溶于Z试剂中的X、Y药物制剂、相关培养和检测用具等(说明:Z试剂对细胞及药物作用不产生影响)
方法思路:
①将悬浮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均分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中加入适量的作为对照,乙、丙组中各分别加入X、Y药物制剂。
③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测定。
实验结果:如下图l、2。
分析与讨论: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人肝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呈关系。
(2)实验测得Y药物组中的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同,请用柱状图表示该组的情况。
(3)依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X、Y药物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