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渡汶河
(明)谢肇淛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注:①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
②汶河:今名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
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
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柳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是传统意象之一。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分别分析。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诗人是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