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照要求作文。
小时候,总以为被子是有暖的。直到有一天,父亲对我说,被子本身并没有暖,也不能产生暖。盖上被子,我们之所以感到暖,那暖不是被子给的,而是我们自身的暖,是我们的身体产生的暖,被子只不过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们的温暖。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联系现实生活,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苏格拉底讲一讲集市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飞机上,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标点准确。)
10月23日,江苏扬州成功挑战“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后,有媒体报道新纪录结果宣布后,这份世界最大份炒饭被工人任意踩在脚下,大量成品被装进垃圾车运走。此举被指责“浪费粮食”、“作秀”等。
光明网10月25日发表评论:认为如此把戏,斥之为“作秀”,可能都侮辱了作秀二字。官方也好,协会也罢,对这样的活动,有没有起码的警惕性,恐怕也是一次能力与初心的检视。
此外,哗众取宠,无底线地吸引眼球。把廉价的“世界之最”当做地域营销或者城市营销的捷径。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要求:①选好角度,题目自拟,确定立意,明确文体;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