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导弹是用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杀死癌细胞 |
| B.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
| C.细胞融合是利用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 D.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第二次筛选是选出杂交瘤细胞 |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C.胚胎工程 | D.细胞工程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剪切目的基因和质粒,最后在细胞内形成重组质粒 |
|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并分泌人类抗体,该技术将导致定向的变异 |
| C.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中 |
|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身体细胞进行基因修复 |
下图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
| B.质粒包括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病毒中的DNA |
| C.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
|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
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下列检测与鉴定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
| B.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
| C.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
| D.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