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种间植物细胞融合再生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步骤①是使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阶段,其关键技术是________。
(2)步骤②一般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________过程之后,两者最终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杂种细胞。
(4)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相似的步骤是________。
(5)培养的杂种植株在形态上表现为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亲本A细胞与亲本B细胞两两融合后的细胞有________种,具体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研究杨树对干旱的耐受性,进行了水分胁迫对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说明:水分胁迫指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请回答:

(1)水分胁迫下,杨树幼苗根细胞通过失水,导致其光饱和点(选填“升高”或“降低”)。
(2)处理2.75小时时,重度胁迫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3)处理2.75小时后,转入正常营养液中复水处理。在重度胁迫后期,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可能原因是:①光合产物的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②水分亏缺导致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这种破坏。(填“能恢复”和“不能恢复”)
(4)植物经历水分胁迫时,普遍认为脱落酸能作为一种干旱信号在植物体内传递信息,起到调节的作用。

现有栗羽、黄羽和白羽三个纯系品种的鹌鹑(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已知三种羽色与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Y/y有关,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显性基因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显性基因Y决定栗羽,y决定黄羽。
(1)为探究羽色遗传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亲本中栗羽雌性的基因型为ZBYW,黄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实验三和实验_______互为正反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出现栗羽雄性推测亲本中白羽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科研人员从栗羽纯系中得到一种黑羽纯系突变体,并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将纯系的栗羽和黑羽进行杂交,F1均为浅黑羽(不完全黑羽)。随机选取若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统计F2羽色类型及比例,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表中结果均为雏鸟的统计结果)。

①依据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的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__________,推测黑羽性状遗传与性别不相关联。
②若控制黑羽性状的等位基因为H/h,纯系的栗羽基因型为HHZBYZBY或HHZBYW,推测黑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F2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③根据F2的实验结果推测,H/h与Z染色体上的B/b和Y/y基因存在相互作用,黑羽与浅黑羽出现是在_______基因存在的条件下,h基因影响_______基因功能的结果。
(3)根据上述实验,以黑羽雌性和白羽雄性杂交,可直接选择后代羽色为___________的雏鸟进行培养,作为蛋用鹌鹑。

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其释放受到机体的精确调控。
(1)人体内胰岛素释放通路是: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由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到胰岛B细胞内,经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大量ATP,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进而抑制了钾离子的外流,使细胞膜内的电位___________,打开电压依赖性的Ca2+通道,升高了胞内的Ca2+浓度,促进胰岛素分子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研究发现,高浓度葡萄糖可引起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谷氨酸,为研究谷氨酸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三组数目相等的小鼠离体胰岛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及结果如图1所示(CQNX为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实验结果表明:__。由此推测,谷氨酸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

(3)科研人员进一步用谷氨酸溶液处理正常小鼠和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胰岛B细胞,检测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谷氨酸能够__________正常小鼠胰岛B细胞内的Ca2+浓度。
②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细胞内的基础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小鼠,从胰岛素释放通路分析,是由于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K+通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Ca2+通道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说明谷氨酸对胰岛B细胞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4)基因敲除是一种特殊的基因重组技术,即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从而干扰该细胞内某一基因的功能。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的胰岛B细胞常用方法是

Cu2+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Cu2+又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科研人员以白蜡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Cu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将CuSO4·5H2O水溶液加入基质中,制成不同Cu2+质量分数的“污染土壤”,另设作为对照。选择健康且生长基本一致的植株,分别进行培养。
(2)培养几个月后,摘取植株顶部刚成熟的叶片,用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进而测定滤液中叶绿素的含量,同时每月定时测定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取平均值。
(3)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在Cu2+质量分数高于2.5×10-4以后,随着Cu2+质量分数的升高,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重金属铜会引起叶绿体内相关的活性改变,此时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叶片中的叶绿素a/b值逐渐,表明重金属Cu2+对叶片中的影响高于对的影响。
②与Cu2+质量分数为2.5×10-4相比,Cu2+质量分数为5.0×10-4时,净光合速率随着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表明此时,成为净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因其下降导致CO2供应不足进而光合速率下降。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Cu2+质量分数继续增大时,气孔导度继续下降,而,表明此时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可能有非气孔因素的存在。

“金色大米”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 “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ATC—)。

(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中,d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图中c的构成除了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等。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该酶切割后形成的粘性末端写作
(3)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技术;在目的基因的制备过程中,之所以要进行a、b过程,而不在a过程的模板DNA上直接切取目的基因,是因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