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09年1月6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高卢麟介绍,截止2008年11月底,我国博客空间超过5000万。网民用特有的网络语言和各种网络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关注热点问题,创造网络文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下列对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 )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
“感动中国”节目以评选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净化。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科技巨著,有“转换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之案头,而到乾嘉年间被禁毁,以至湮灭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影响 |
C.人的文化素养对生活的体验 | 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
一位在英国投资的中国老板,为了感谢公司员工作出的贡献,在周末请员工吃饭。饭后,英籍员工要求中国老板为他们发加班费,对此,中国老板感到不可思议,为此还发生了矛盾。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 ()
A.英籍员工无理取闹 |
B.中国老板过于吝啬 |
C.文化素养存在差异 |
D.不同文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