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许多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首先关注自己的专业成绩,但某调查却显示,求职的大学生中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这说明
( )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随着实践而不断积累起来的 |
B.必须对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客观条件做具体分析 |
C.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
D.主观因素积累得越有广度和深度,越有利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诗句描绘的情景 ( )
A.不符合社会实际,人类无法实现 | B.是作者大脑主观产生的 |
C.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 D.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
党和国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表明 ( )
A.科学理论对事物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 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探月尝试,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从“嫦娥奔月”的古代传说,到“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 )
①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创造规律,人定胜天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③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④理想可以转变为现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于2007年12月22日打捞成功,为了让“南海Ⅰ号”船体和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人们为它精心设计的“水晶宫”的水质、温度及其环境,都将模拟“南海Ⅰ号”的海底环境参数。这说明 ( )
A.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C.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 D.事物存在的条件是主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