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南师大教授郦波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最关键的是民族生存状态。我们现在键盘录入和语音录入使得大家提笔忘字,其实是对母语情感的淡化。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伴随着她们文字的消亡,伴随着对母语情感的淡化,这是文化层面的危机。所以在这个历史当口,我觉得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有意义的。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应对?语言学家陆俭明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的几率势必就会相对减少,这就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但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数码的使用是一个潮流,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不可逆转。”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对这进程持开明态度:“以后提笔忘字的现象恐怕会越来越多,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但信息化时代一定会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焕发青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传统思维解决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一定无解,你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都不能呼吁大家减少使用新的书写工具。
(2)请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科技进步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关系。
某校高一新生军训期间要举行歌咏比赛。同学们将军训生活和歌唱内容有机结合,各自创作出自己班级独具特色的比赛形式。学校也为歌咏比赛提供了场地和设备,使得歌咏比赛进行的有声有色。
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的哪些特点?
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供大于求将比去年增加100万人,达到1400万人。由于劳动力总量供给压力空前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幅增加,产能过剩、贸易摩擦对就业存在负面影响等,就业形势趋向严峻和任务加重的问题将显现出来。
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靠投资拉动。2006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项目多达9.9万个,新开工项目越多,对能源的压力越大。
材料二我国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70%。2006年上半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长13.2%,超出国民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而同期能耗较低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仅分别增长5.1%和9.4%。
回答: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解决能耗过高的问题。
晋商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跨越明清两朝,兴盛繁华达500余年之久。
晋商在繁华的市镇建会馆、筑戏台,一则招揽客户,联络情感;二则听听乡音,聊解思乡之苦。晋商常常不惜重金邀聘家乡戏班演出山西梆子,或出资成立戏班。有些晋商扶持艺人和文人研制新腔,将原有的梆子腔揉进晋中秧歌,对伴奏乐器进行改革,演出后得到商贾和群众的喜爱。山西梆子与省外的声腔结合后,又衍生出了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一些新的剧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梆子戏是怎样发展的。
“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
◎梁恩成(建筑史学家)讲中国建筑史时,曾提到一个猜测:赵州桥在河底里可能还有另一半拱形建筑,与水上的拱形合成一个“鸡蛋”,因而这个椭圆结构特别坚固。可以说,赵州桥不仅是古代建筑科技的创举,也是造型艺术的杰作。
◎吴冠中(画家)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他说:“大漠孤烟直”,表现大漠空无所有,只需一线横跨画面;无风,孤烟上升,形成一道纵直线。“长河落日圆”,长河是一道弯弯的长曲线,落日是一个圆圈。王维这两句诗书写大漠的苍茫、浩瀚和华丽,显示了形式美中直与曲对照的魅力。
◎张志俊(陈氏太极拳传人)讲解:太极拳里有种“缠丝劲”,是弧中求直的攻击技术。这就像炮管或枪管中的“来福线”,能使弹头出膛后螺旋飞行,增加其稳定性、准确性和杀伤力。太极拳非圆即弧,弧中求直,这是达到一定境界后的美妙感觉。
选且仅选一段材料,分析其中体现了哪些辩证法原理。(要求:①首先表明选择哪段材料;②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