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
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
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道,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问题。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为( )
A.②—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① |
C.②—①—④—③—② | D.①—④—③—②—① |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S,30°E) | B.(70°N,150°W) | C.(70°S,150°W) | D.(70°N,30°E) |
该日前后(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问题。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 B.东经90° | C.西经70° | D.西经110° |
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问题。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a | B.b | C.c | D.d |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正值夏季 | B.b地昼短夜长 |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回答问题题。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 B.向右偏转 | C.先偏左后偏右 | D.向左偏转 |
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