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0分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下图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10分)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 ,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占分别分析它们对 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8分)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 ,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6分 )
松花江丰涕水电站下游,流 经吉 林市的乩千来江 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 在吉林越冬。

(4)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 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所给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深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某地改革开放前盛产水稻、甘蔗等,但近年来,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变化。该图是该地城市规划图,乙是城区,丙是湖泊。

材料二:该图为四幅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

(1)根据材料一,图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材料二中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填数码)___________。与该地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该地分别在甲、乙、丙三地选择较为合理区位发展副业、渔业、果林业,甲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 丙地应发展__________业。(8分)
(3)计划在①—⑥处选择建设化工厂,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化工厂应建在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改革开放以来,该地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一样大力发展工业,其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简述厦门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写一点)?
                                           
(3)决定厦深铁路修建的因素是           ;厦深铁路的修建对可从哪些方面促进厦门港口的发展?             

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完成问题。

(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风。
(2)考虑环保角度该区应该在河流的两岸留出一定的土地建     
(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____ 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4)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其布局符合_______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                   

读所给的两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左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甲              、乙            、丙            、丁           
(2) 图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地形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
(3)与乙区域相比,说明甲区域农业的自然优势。(4分)                  

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99年世界及按收入和地区分类城市化情况。


人均国民总收入(美元)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国民总收入(美元)
城市化率(%)
全世界
5 020
6 870
46
低收入国家
420
1 870
31
中等收入国家
1 980
5 200
50
下中等收入国家
1 200
4 250
43
上中等收入国家
4 870
8 770
75
高收入国家
26 400
25 690
7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 010
3 740
34
撒哈拉沙漠地区
490
1 500
34
欧盟地区
22 250
22 180
78
中国
780
3 550
32

数据来源:《2001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材料二:据预测,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可能达到60%左右。陈啸宏说,城市化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突出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大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2分)
(2)我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阶段;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有哪些特点:         。(3分)
(3)在目前我国城市化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写出你认为较严重的两点) (2分)
(4)现在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了人口向郊区迁移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