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以下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
A.牛顿第二定律 | B.牛顿第三定律 |
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
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
的三条谱线,且
,则:
A.![]() |
B.![]() |
C.![]() |
D.![]() |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光子能量为13.06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有:
A.6种 |
B.10种 |
C.12种 |
D.15种 |
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见的反应.以原子核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U +
n →
Xe +
Sr+3X
235.0432 1.0087 138.9178 93.9154
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 u 为单位,取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此裂变反应中
A.释放出的能量是30×102 MeV,X是中子 |
B.释放出的能量是30 MeV,X是质子 |
C.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中子 |
D.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质子 |
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 kg | B.1018 kg | C.1013 kg | D.109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