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某探究小组查到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随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其中R、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研究其磁敏特性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关于这个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与磁场的方向无关。 |
B.由图甲可知无磁场时(B=0)磁敏电阻的阻值最大。 |
C.闭合开关S,图乙中只增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增加 |
D.闭合开关S,图乙中只增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时,路端电压增加 |
已知一个力F=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30°(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 |
B.![]() |
C.10N | D.20N |
两个互成角度(不为零或180°)共点力F1、F2的大小均为10N,则它们的合力
A.一定大于10N |
B.可能等于1N |
C.方向不可能与F1相同 |
D.方向不可能同时与F1、F2的方向垂直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已知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物块与斜面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物块受到的合力增大 |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
C.水平恒力F不可能大于![]() |
D.水平恒力F可能大于![]() |
某物体从桌面自由下落,经过离地面高为0.8m的位置时,速度是落地速度的3/5。g取10m/s2,则
A.桌面离地高为1.28m | B.桌面离地高为1.25m |
C.物体经过0.4s后落地 | D.物体通过最后0.8m用时0.4s |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第一段8m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紧接着通过下一段10m位移所用时间为1s。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4m/s2 | B.5m/s2 | C.6m/s2 | D.7m/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