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
|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
|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
|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蓝藻,支原体 | B.衣原体,噬菌体 |
| C.衣藻,金鱼藻 | D.放线菌,霉菌 |
下图表示某植物吸收NH4+和NO3-对pH值的影响曲线。如果将该植物分别置于pH=5.0和pH=7.6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则这两瓶培养液pH值的变化将是()
| A.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 B.前者降低,后者升高 |
| C.都升高或都降低 | D.两者都不变 |
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让F2中某一中产个体自交,后代中有高产个体出现。该中产个体的基因型为( )
| A.A1a1A2a2 | B.A1A1a2a2 | C.a1a1A2A2 | D.A1a1A2A2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
| B.圆褐固氮菌能够固定N2,其根本原因是拟核中有与固氮有关的基因 |
|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吸收Mg2+ |
|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
|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
|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
|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