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A.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
B.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
C.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 |
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 |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相关信息,图2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6 |
B.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
D.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 B.加热液体 | C.稀释浓硫酸 | D.闻气体 |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的关系,不正确是
向饱和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 |
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
C.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D.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 |
有热量放出 |
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B |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
C |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
D |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