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过零丁洋》一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干戈”和“汗青”分别指代       
“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阅读下面的清代诗歌,完成下列各小题。

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

彭懋琪

百花潭对百花庄,小小朱楼隐绿杨。

听得门前花担过,隔帘呼买夜来香。

(选自《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一)

(1)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2)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A.

避世独居的隐士

B.

辛勤劳作的妇人

C.

娇羞可爱的女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2)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活动:相遇•领悟】你选择陈毅的《梅岭三章》参加诗歌朗诵活动,请明确朗诵的情感基调。(只选两个)

情感基调:清新 婉约 激越 明快 忧郁 豪壮 凄凉 悲伤

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学诗谩有惊人句    

②其名为鲲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飞

心花

B.其 若垂天之云

双飞

C. 怪者也

同道合

D.亦若 则已矣

实事求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鲲体积巨大,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       

(4)古代文人经常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情感。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大鹏形象解读

相关名句积累

渔家傲

作者借大鹏的形象,表明自己渴望高飞远走的心愿,反映了她对①    追求和向往。

   

北冥有鱼

大鹏具有③    、④    的特点,是一个超现实的形象,作者在它身上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