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 |
1915—1918 |
1919—1922 |
1923—1926 |
文章篇数 |
770 |
631 |
128 |
“革命” |
0.78% |
2.45% |
25.14% |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开展
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说:“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
A.相互矛盾 | 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 | D.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 |
“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 | 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 |
C.主张全盘西化 |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 |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武器 |
中国 |
英国 |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
||||
火药 |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