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据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应是
| A.皇帝的随从顾问 | B.国家的权力中心 |
| C.朝廷的咨询机构 | D.政府的执行机构 |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 |
| 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 |
| 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 |
|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 |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 A.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 |
| 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 A.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 B.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
| C.决定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问题 |
| D.中国外交政策实现明显转变 |
2015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六周年,十六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论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
|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
|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
|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体现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民主集中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