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著名川籍企业家卢作孚曾经深情回忆“每晨宜昌……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地歌唱;往来的汽笛,不断地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地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上述情形发生的背景是

A.重庆、沙市开放为通商口岸 B.南京、武汉相继沦陷
C.中国军队即将开赴滇缅战场 D.反法西斯盟国援华抗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1984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星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下表反映了英国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