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 | 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 |
| 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 | 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 |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世界贸易组织 |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
|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日益西化 |
| B.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
| C.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
| D.旗袍典雅大方,能够展现女性的曲线美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
|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
|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
|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