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签署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说:“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的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表明
| A.中国最终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 B.社会主义运动已不再适应新的政治生态 |
| C.中国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
| 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了实效 |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
|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
| C.坚持城市中心论 |
|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觉悟不高 |
距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一百年前,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礼物是()
| A.火烧圆明园 | B.割占宝岛台湾 |
| C.签订《辛丑条约》 | D.提出“二十一条” |
一名日本商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并免除内地税收,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