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就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建言献策,提交会议提案组的提案比去年同期要多。这说明 ( )
①提交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
②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提交议案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根本途径
④人民政协是我国制定政策法律的重要机构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网络热词现象表明
①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④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奥巴马曾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的致辞中引用了孟子的语录:“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对语录的哲学内涵贴切的理解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要不断深化 |
C.改变客观现状,符合主观需要 | D.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 |
有人说:“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这一观点说明
①人肉搜索功能受个人喜恶支配
②矛盾就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好和坏两个方面
③对待人肉搜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④ |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 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达到这个水位,意味着三峡工程将可以全面实现其设计能力,因此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此回答14—15题。
三峡大坝最高蓄水位选择为175米是充分论证之后得出的结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蓄水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勘察、规划、设计和论证,最后用了40多年时间才最终确定。三峡大坝蓄水方案的形成过程说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峡工程175米蓄水的成功,不仅促进了长江主航道航运经济的发展,还给整个巫山旅游增加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伴随175米蓄水成功,众多高档豪华游轮出现,在高峡平湖上举行江中婚礼,将变成现实。这体现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