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朱熹主张“理生万物”,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B.可知论不可知论 |
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 D.辩证法形而上学 |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辩证唯物主义 | D.历史唯物主义 |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①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关于《文化生活》的有关理论知识,表述错误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D.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大众文化 |
某电视台的节目《今日视线》以群众提供的线索作为新闻题材,节目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这说明,进行文化创造要注重
A.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 B.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
C.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 | D.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