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颁发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电子通信行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
材料一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普及起于20世纪90年代,一开始发展的是2G网络,中国2G手机市场上,诺基亚、摩托罗拉、飞利浦被称为三巨头,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然而2009年中国发展3G网络后,三巨头好像是在一夜之间被打垮一般,中国手机市场迅速地被三星、联想、华为、酷派、苹果等品牌所占据。
材料二 相比于3G网络,4G网络有更快的速度,带来的应用前景让人无限遐想。比如目前3G手机可以用 QQ、微信等主流社交软件视频通话,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说,并不是非常让人满意,视频通话画质低,连接速度慢,而4G网络可以让手机视频通话变得更加清晰。4G网络可能会使视频网站迎来发展契机,未来在线教育将变得更为可能。  
(1)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分析诺基亚、摩托罗拉、飞利浦在中国市场失败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4G网络对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3)在4G牌照发放之初,到底该发放国际通用的4G牌照,还是该发放由中国移动主导研发的TD-LTE制式4G牌照,引起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争论。你怎样解释这场争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帐”,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1)据此,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 。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信息二: “晒黑族”是热衷于揭“黑”的特殊网民,他们将政府、社会上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示他人。“晒黑族”所晒之“黑”的范围下至关系民生的吃穿住用行,上至政府官员的权利泛滥,就像他们的口号所说的那样:“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敢晒的。”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对网络“晒黑族”如何理性“晒黑”提出建议。

钱学森是举世公认的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他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团结带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刻苦攻关,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为此,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等多项荣誉。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充分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
(1)结合哲学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2)结合材料说明钱学森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自人类诞生起,我们就一直在和细菌这个古老的生物搏弈、死磕。从人类的漫长抗菌史来看,人类的胜利都一直只是暂时性的。卫生组织撤消全球甲型H1N1大流行的警报过了没多久,“超级细菌”NDM—1又立马杀到。专家指出,“超级细菌”主要由滥用西药抗生素引发。
材料二:近日,国内发现多起“超级细菌”病例,而此前“超级细菌”已经在巴基斯坦、印度、美国等多国爆发。2010年9月8日卫生部表示,中国卫生部门正在严密防控最近在一些国家致多人感染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 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全力避免中国成为重灾区。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严密防控“超级细菌”的依据。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图:

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
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⑵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请运用社会历史观有关知识,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

2011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GDP总量的标志性比例为70%。

材料二:2011年上半年我国“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

消费
47.5%
资本形成总额
53.2%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
—0.7%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0%以上,不少发达国家在70%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