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尿素和Ca(H2PO4)2 |
黄铜和焊锡 |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厕所清洁剂(含HCl)和炉具清洁剂(含NaOH) |
方法一 |
观察颜色 |
加入硫酸镁溶液 |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
加入酚酞溶液 |
方法二 |
加熟石灰研磨 |
比较硬度 |
观察颜色 |
加入小苏打 |
人体吸人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 B.-2 | C.+4 | D.+6 |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FeS2 |
B.SO2中的硫、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 |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D.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
B.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
锂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
B.地壳中锂的含量为6.941% |
C.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
D.锂离子的符号为Li-+1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 |
![]() |
实验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 |
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