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或选择的试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 |
需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碳粉和二氧化锰 |
双氧水 |
溶于水 |
B |
氯化钠和硫酸钾 |
稀盐酸 |
硝酸银溶液 |
C |
碳酸钠和烧碱 |
盐酸 |
酚酞试液 |
D |
铁粉和氧化铜 |
用磁铁吸引 |
稀硫酸 |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
B.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有24个碳原子 |
C.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9 |
2011年1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铅元素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铅属于金属元素 |
B.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
D.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
下列做法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是
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 |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
C.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 | D.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 B.+2 | C.+6 | D.—2 |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 | B.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
C.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