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
(2)20℃时,将20gNaCl固体投入到50g水中,得到的是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0.1%)。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4)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④加入4.5gKNO3即可达到饱和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①③④均为KNO3的不饱和溶液 |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1)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这六种元素中,有些能相互结合形成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一种的化学式为 ;
(3)査阅资料得知,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性质相似.由此推测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烯,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 ;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 ;
(4)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 。
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 ;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Na2CO3+M→NaOH+N,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从组成看,Na2CO3、NaCl均属钠盐,NaCl溶于水显中性,但Na2CO3溶于水显碱性。请完善实验方案,探析上述性质差异的初步原因:
|
实验步骤 |
实现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适量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振荡 |
① |
Na+和Cl﹣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
|
取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② |
③ |
④ |
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 ,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 (填离子符号);

④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与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相似的是
A.银丝 B.Al片 C.CuO粉末 D.BaCO3固体 E.Ba(OH)2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