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⑴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⑵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⑶ 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下图为蒸馏实验装置:
⑴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②。
⑵ 在仪器①中还需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⑶ 仪器②使用时水流的方向是:进出(用“f”、“g”填空)。
⑷ 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错误的一个地方是,
实验中承接液体的容器用锥形瓶而不用烧杯的原因是: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种常见发生装置:
(1)实验室用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请选“A"或“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请选“A"或“B")。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所选试剂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2)(3)两种方法制取氧气时,若产生相同质量的氧气,则(2)(3)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4)当D中产生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溶液呈红褐色为止。 |
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
C.在一定物质的量溶液配制的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容量瓶没有干燥均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
D.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
E.铝粉和氧化镁或氧化铁粉末混合,高温均能发生铝热反应。
F.验证AgNO3溶液中是否混有Al(NO3)3,可加入过量氨水,如有白色沉淀,则混有Al(NO3)3
G.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水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实验室配制5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g。
配制时应选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