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X |
Y |
Z |
W |
|
|
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3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X<W<Z
C.室温下,Z和W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甲、 乙、 丙、 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a+、Ba2+、Al3+、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0.1 mol/L甲溶液中c(H+)>0.1 mol/L;
②将少量乙溶液分别滴入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SO42- | B.乙溶液含有SO42- |
C.丙溶液显酸性 | D.丁溶液显酸性 |
以色列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Al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晶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A.n(烧碱)<n(稀硝酸)<n(盐酸) |
B.n(烧碱)<n(盐酸)<n(稀硝酸) |
C.n(稀硝酸)<n(烧碱)<n(盐酸) |
D.n(盐酸)<n(稀硝酸)<n(烧碱)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C |
向PbO2中滴入浓盐酸 |
有黄绿色气体 |
PbO2具有氧化性 |
D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 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 |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
C.Na的金属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Mg |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锌与18mol/L的硫酸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④过量铜与浓硫酸;
⑤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⑥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A.②③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