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
|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
|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
| D.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 |
1966—1976年的“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十年动乱”结束的标志()
| A.四五运动 |
| B.二月逆流 |
|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 D.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
| A.陈毅 | B.刘少奇 | C.邓小平 | D.彭德怀 |
不同时代产生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时尚,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人追求的时尚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教室里朗诵:“少年强则国强……” |
| B.罢课排练象征忠于毛主席的“忠字舞” |
| C.成群结队在学校粘贴大字报 |
| D.每天背诵毛主席语录 |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
| B.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
|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
| D.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