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李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右面的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判断他正在学习探究的主题是( )
A.大化改新 |
B.南北战争 |
C.倒幕运动 |
D.明治维新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材料中17世纪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史实表现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
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世界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 |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 D.强调发展个性 |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他建立的帝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
B.他颁布《法典》的目的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
C.他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和损害被侵略国家人民利益的双重性 |
D.他因在1812年远征俄罗斯中失利而被迫下台 |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支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火药桶”“火星”是指()
A.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 B.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
C.美国-----萨拉托加战役 | D.德国-----慕尼黑阴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