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内上了节物理课,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其一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仅在重力场中,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初速度,则( )
| A.小球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B.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 C.小球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D.小球一定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下列所给的图像中不能反映物体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即
,其中k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
(
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4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 A.1:1 | B.1:2 | C.1∶4 | D.1∶8 |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1∶2 |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1∶ 2等于1∶2 |
|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 |
|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 |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的点B的时间间隔是
,则A、B之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定性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5 s末都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
| B.10 s末~15 s末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逐渐减小 |
| C.10 s末打开降落伞,以后做匀减速运动至15 s末 |
| D.0~10 s末做自由落体运动,15 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