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代范仲淹对昔日“八百里洞庭”壮观景象有生动的描绘:“予观夫巴陵胜壮,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据此回答下题。
昔日洞庭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如今变得“支离破碎”,湖面大大缩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在湖泊中大量沉积
B.湖泊的补给水源不足
C.人类盲目的“围垸垦殖”
D.历史上洞庭湖区曾受内力抬升作用

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    )
①对水量的调蓄能力减弱
②湖区频发洪涝灾害
③湖区气候变得干旱
④水资源受到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河流湖泊的概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导致我国A、B两地区耕地类型不同的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D.土壤
B地区的民居墙体比A地区的厚,朝北的窗户比较小的原因是()

A.主要是该地区传统文化决定的
B.该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防风
C.该地区降水较少,但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起到防风作用
D.该地区多产黄土,黄土砌墙,必须加工才能砌起来

我国疆域辽阔,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多样的地形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读��高线图(单位:米),完成1~2题。

此图所示的地形区可能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格尔盆地 D.黄土高原

该地区的人们喜食辛辣食品,与当地气候有关,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

读“中国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由①沿海港口运往②港口城市的物资,最不可能是

A.小麦 B.水泥
C.甘蔗 D.煤炭

常年考虑,图中L河流干流沿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A.0℃ B.5℃ C.10℃ D.15℃

读“江苏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中温带,乙地位于暖温带
B.甲、乙两地的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
C.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以上,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下
D.甲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