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房屋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居住地,其建筑风格,外部形态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材料一 降水对聚落景观的影响:降水多或降水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水的流泻,降水量很小的地区,屋顶通常较平。
材料二 气温对聚落景观的影响:曾有人调查过欧洲各地的墙壁厚度后发现,英国,荷兰的墙壁厚度平均为23厘米,德国为38厘米,波兰为50厘米,俄罗斯则为63厘米。
材料三 我国云南省傣族,佤族的竹楼,颇具特色.这些民居居住地降水较多.竹楼多采用歇山式的屋顶,坡度较陡,达45度至50度,竹楼为双层结构,下层空着或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材料四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夏季洞里比洞外凉爽很多,冬季则又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
(1)以上材料说明各聚落的建筑风格受当地的 影响。
(2)傣族的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原因是 ,人住竹楼上层是因为 。
(3)我国西北地区屋顶平缓,你能说出其原因吗?
(4)材料二中,为什么从英国到俄罗斯房屋的墙壁越来越厚?
(5)材料四中,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建窑洞有哪些好处?窑洞为什么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流入海。
(2)划分黄河上、中游的界点是内蒙古的,划分黄河中、下游的界点是河南的。
(3)“地上河”形成于(填数字)河段。
(4)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该地区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读 “中国地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点:,呈分布。
(2)、A处是(山脉), B处东侧是(地形区)。
(3)、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地势分界线。
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共7分)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 学说的正确性,台湾岛位于板块与板块之间。(2)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 “时分”是因为
;“时连”是因为 。
(3)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怪现象吗?
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读图回答问题:(共3分)
(1)“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小明的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 |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拨下插头 | D.尽量少使用空调 |
(2)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是
(3)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北京和华盛顿先看到太阳的是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洋,西南以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亚洲地跨带、温带、寒带。A地终年高温多雨,属气候类型。
B地气候终年严寒, 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3)既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又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地方是。
(4)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种人,西亚的阿拉伯人属于种人
(5)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双项选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