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小题。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
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C.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 D.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A.耕作劳动力增加 B.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C.粮食消费大量增长 D.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读图11,完成问题。

图中所反映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现代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下列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B.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C.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D.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泰国湄南河的水稻生产——气候
B.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C.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D.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关于城市化及其影响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A.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进步的表现
B.城市化过程中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会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
D.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

A.广东 B.广西 C.台湾 D.福建

上题中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C.耕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