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赞比西河三角洲是非洲黑水牛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里有大量野生鸟类,当地居民在此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对虾、捕鱼抓虾,野生动物游猎营利颇丰。30多年前,赞比西河沿岸国家按照西欧河流的特点设计建成了甲水电站,形成了非洲第四大水库,调控着赞比西河80%的水量和泥沙沉积物。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简图(左图)和甲城市月降水量变化图(右图)。
(1)与岛屿东侧河流相比,赞比西河水系具有 、 、 的特征。
(2)甲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5-8月的降水量很少,原因是 。
(3)莫桑比克海峡处有 流(按洋流的性质)流经,对沿岸的气候有 的作用。
(4)乙水电站设计忽视的主要问题是 和 等;若该水电站运行管理不合理,会对下游三角洲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 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鲜牛奶,仅比利时就有300万升鲜牛奶被倒掉。
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荷兰 |
比利时 |
城市人口比重(%) |
90 |
76 |
90 |
97 |
材料三 2012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
内蒙古 |
71.9 |
青海 |
11.5 |
新疆 |
118.9 |
云南 |
10.4 |
黑龙江 |
69.8 |
北京 |
9.5 |
河北 |
61.2 |
上海 |
5.8 |
山东 |
21.1 |
天津 |
4.6 |
陕西 |
15.7 |
山西 |
12.7 |
(1)这次欧洲奶农的大规模倾倒鲜牛奶行为,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科技 B.交通 C.市场 D.政治
(2)结合材料二与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
(3)由材料三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工业,属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传统型”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其特点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类国家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4)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_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速度(快、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而取得的。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代表岩浆、沉积岩和岩浆岩,数字代表各种地质作用。
材料二 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材料一图A中代表岩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图A中的地质作用与图B中乙、丙两处岩石的形成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数码)。
(2)图B中丙岛屿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的原因是由于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相撞挤压附近,地壳运动活跃。
(3)图B中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处,原因是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__(甲或乙)处,理由是。
(5)据图B分析,甲地东西侧谷地发育的河流流域面积相当,但东侧河流水量较小。请从河谷成因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6)题。
材料一 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中城市为百万以上人口城市。
材料二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巴西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人口(亿人) |
12.95 |
10.41 |
1.74 |
2.88 |
0.62 |
1.27 |
城市人口比重(%) |
37.7 |
27.9 |
81.7 |
77.4 |
75.5 |
78.9 |
材料三 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
可能首先同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①、②、③、④四地的盐度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3)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
(4)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5)巴西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
(6)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和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