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核心,组合周边城市形成的跨省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成为中三角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材料二 下左图为“中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1)宜昌至洞庭湖段长江出现“地上河”现象,其成因主要有 、 等。
(2)长江大通水文站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 ,该变化对长江口地区的主要有利影响有 、
;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 等方面。
(3)“中三角”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有 、 、 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1)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2)。
(1)简述图1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描述阿富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和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
(1)说明A、B两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并分析B海区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甲乙区域农业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3)甲、乙两区域在石油工业发展现状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是什么?为什么?
读欧洲简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多湖泊,该地所在国有“千湖之国”之称。我国湖北省则有“千湖之省”之称。两地湖泊形成的自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运河,其交通位置的重要性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__河,该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亚麻等,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4)与其它地区相比,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西跨度更大,分布很广,分析其原因。
(5)评价欧洲西部河流航运的自然条件。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
材料二某区域相关信息图
材料三温哥华和渥太华的气候资料
温哥华:北纬 49.2 度, 西经 123.2 度, 海拔 3 米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 气温 |
3.0 |
4.7 |
6.3 |
8.8 |
12.1 |
15.2 |
17.2 |
17.4 |
14.3 |
10.0 |
6.0 |
3.5 |
渥太华气候资料北纬 45.3 度, 西经 75.7 度, 海拔 116 米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 气温 |
-10.8 |
-9.2 |
-2.7 |
5.6 |
12.8 |
17.9 |
20.8 |
19.2 |
14.3 |
7.9 |
1.0 |
-7.6 |
(1)分析温哥华冬天气温高于渥太华的原因。
(2)分析温哥华港成为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原因。
(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4)说明材料二图中陆地地形特点。并请你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该地形特点的形成。
2009年12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出席中哈天然气管道竣工仪式,并共同按下管道启动按钮。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读图回答问题。
(1)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至少答三点)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4)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