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既是神经调节中枢,也是内分泌调节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活的神经细胞都能够产生兴奋和完成反射过程 |
B.每个活细胞代谢中均有水的产生与消耗 |
C.每个活细胞均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
D.每个活细胞均进行增殖和分化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长速度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
有人通过测定乙烯和CO2的产生量,探究25℃条件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毛叶枣果实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1中果实不做处理,图2中果实在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图中数值均为相对值)。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题图中可以看出CO2产生量与乙烯产生量呈正相关 |
B.形成题图所示关系的原因是乙烯能促进细胞呼吸 |
C.乙烯合成抑制剂以及其他生长调节剂都不会影响果实的品质 |
D.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延迟呼吸峰的出现 |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6∶5 |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约第5小时和第3小时厌氧呼吸速率最快 |
C.甲发酵罐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O2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的O2越多,则酒精的产量越高 |
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0-2年间兔种群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
B.第2-4年兔种群数量平稳上升 |
C.8年间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D.第8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 |
美国、卢森堡以及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免疫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可以直接消灭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抗原 |
B.骨髓遭破坏会造成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 |
C.初次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
D.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