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甲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是反射弧中的某一结构。请根据图甲和图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上兴奋的传递方向是      (“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          
(2)如果给予b处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则会引起b处相关离子的跨膜运输的主要情况是       ,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3)图乙表示的结构与图甲中     (用字母表示)相对应。
(4)由A结构产生的神经递质通过      (物质运输方式)释放到       ,最终与B结构上的      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B兴奋或抑制。
(5)已知A结构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B兴奋,如果当该物质作用于结构B后,不能被分解或不能被灭活,则产生的效应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有关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图Ⅰ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Ⅱ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①②③④表示染色体,A、a表示基因),请据图回答:

(1)图I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图I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Ⅱ中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Ⅰ中的BC段,图Ⅱ中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Ⅰ中的DE段。
(3)由图Ⅱ甲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___________。图丙中③和④上出现A和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

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图甲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数字或符号,在“_______”上填写文字):

(1)玉米根尖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用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细胞器B,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会出现的结果是
(2)请从①~④中选出属于多聚体的是[ ], A和C都含有的有机物是[ ] 。
(3)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中,用 提取该物质时加入了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提取后再分离它所用的方法是
(4)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 h,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甲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据此回答: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 ℃、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 h总共积累葡萄糖 mg。从图甲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下图是培育表达人乳铁蛋白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路线。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直线所示为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图中将人乳铁蛋白基因插入载体,需用 限制酶同时酶切载体和人乳铁蛋白基因。筛选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首先需要在含 的培养基上进行。
(2)能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 (填字母代号)。
A.启动子B.tetRC.复制原点D.ampR
(3)过程①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农杆菌转化 B.大肠杆菌转化
C.显微注射 D.细胞融合
(4)过程②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5)对早期胚胎进行切割,经过程②可获得多个新个体。这利用了细胞的 性。
(6)为检测人乳铁蛋白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 (填字母代号)技术。
A.核酸分子杂交 B.基因序列分析
C.抗原—抗体杂交 D.PCR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3)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4)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说明原因: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中的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写2个即可)。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请你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Ⅰ.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Ⅱ.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Ⅲ.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