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2月,江苏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4年2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来抓。教育部通知指出,要抓住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生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要求反映出

A.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彰显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C.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加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士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请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材料反映的主题,进行综合评价。

2008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来抓。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A.是为了抵制文化发展中的“全盘西化”倾向
B.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C.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道德建设

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全国南北方10个省市开展中小学开设京剧课试点,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塑造人生有什么作用?

古代汉族女子成年后,要身着汉服,挽起发髻,插上发簪,以行笄礼(jī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礼,女子的成年仪礼)。这一消失了数百年的传统仪式重现人大校园。图为来自人大、北大等高校的学子们身着汉服,背靠孔子像为人大一名19岁的大三女孩行了成年礼。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文化对人有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