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除夕夜邢台、济南、南京、西安等众多城市遭遇“爆表”;从腊月廿九到正月初七,湖北前6天连续雾霾;农历大年初一,北京遭遇雾霾天气,中度至重度污染;大年初一到初三华北多地被雾霾天笼罩……
材料二.2014年3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
材料三.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每个公民都要行动起,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政府知识,说明我国在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2)请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为公民在治理空气污染中的做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9分 )
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与产业工人的一段对话:
资本家:你们工人对我们这些老板应常抱感恩之心,因为没有我们投资的厂房、机器、原材料,你们即使有力气和技术,也生产不了任何产品,结果只能失业,饿死。
工人:胡说八道!没有我们工人的劳动,你们的厂房、机器、原材料都将是一堆死物。是我们用智慧和体力生产出各类劳动产品供你们享受。没有我们的劳动,你们将破产倒闭,直至饿死。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剖析以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对话,到底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请阐述厂房、机器、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劳动各自在生产产品中的不同作用。
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6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政治、经济、人权、社会、军控、法律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不断深化与联合国的合作,忠诚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2007年初,美国在安理会提出了缅甸问题决定草案,指责缅甸存在人权、艾滋病、毒品等问题。1月13日,中国在安理会表决时动用了“否决”权(是新中国第五次),根据“大国一致”规则阻止该决定通过。中国认为,《联合国宪章》赋予安理会的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缅甸问题并未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决定超出了安理会的职责,干涉了一国内政,损害了安理会的作用和权威,并使问题复杂化。中国的严正立场受广泛支持,俄罗斯、印度、南非也投了反对票。
(1)安理会对实质性问题的决定采用“大国一致”规则,这个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联合国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05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9月14日至16日,世界各国首脑会聚纽约东河之滨的联合国总部,回顾联合国的发展历程,共商联合国的改革大计。60年来,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需要改革。
问题: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联合国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 1999年,东帝汶独立并引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安理会派出多国维和部队维持秩序,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度行政当局。2002年5月,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后,联合国继续派驻由军事、民警和文职官员组成的“支助团”。2005年,联合国在东帝汶设立为期一年的后续特派团即联合国东帝汶办事处,继续为东帝汶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协助。
材料二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死亡人数逾8万,联合国发起大救助运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29日呼吁:国际社会为遭受地震和海啸侵袭的亚洲国家提供紧急捐助;希望援助国能在近期向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马尔代夫提供总值1.3亿美元的紧急援助。
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
(2)我国的政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仍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请你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政治制度?